从“小型机”到“云”,迈向开放的网络转型之路-创新互联
近代计算机是从机械式计算机开始的,17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9岁发明的,主要用于为父亲计算税款。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乘法机,这是第一台可以运行完整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机。1822年巴贝奇花了近10年时间,构想、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差分机,它能根据设计者的安排,自动完成高次多项式的整个运算过程。
计算机是云计算的重要基础,云计算就是目前计算域发展的阶段,云计算最先就是从重新定义“计算”开始的。不管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还是计算虚拟化,都是通过软件将计算资源整合或拆小。对于现在的绝大部分应用来说,一台物理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已经太大了,可以让不同的应用跑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这样就将物理服务器“分割”成一台台虚拟服务器,每台虚拟机有逻辑上独立的CPU、内存和网络资源,可以按需安装各种操作系统。这样就打消了使用者的顾虑,对于他们来说,看到虚拟机和以前物理机没有区别,就是服务器。软件定义计算(SDC)最成功的就是通过软件将服务器这个硬件设备重新定义成为可控大小的虚拟设备。纵观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从机械到电子,分离到集成,专用到通用,归根结底是从硬件定义到软件定义的过程。
计算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设备方面并未有更大的改变,从网络发展历史上讲计算网络原型是1969年美国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为军方建设的,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并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会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持下,用高速通信线路把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以NFSNET接替ARPANET;1974年开始,TCP/IP 协议的发布,1995年快速以太网标准,1997年IETF成立MPLS工作组。2005年左右,全球骨干网络基础建设大规模兴起,而后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Internet。
网络设备最初的核心是处理器,大家都知道处理器的核心能力在于计算,而不是数据包的转发,不过当初对网络设备的转发能力的要求并不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联网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TCPIP网络协议标准化的发展,让用户对网络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设备的转发能力逐渐的成为关注的焦点,所以基于FPGA、基于NP(Network Processor)、基于ASIC的网络设备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随着网络设备硬件的逐步“集成电路”化,网络的应用逐渐成为用户更加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快速的扩展、可视化、转发效率再次提升、整网安全性、整网QoS等逐步的被重视起来。SDN(软件定义网络)就应运而生。
SDN起源于Nick教授团队的Clean Slate项目。在2006年,Nick教授团队的人员首次提出了一个逻辑上集中控制的企业安全解决方案,打开了集中控制解决安全问题的大门。随后的2007年,Nick教授携其团队成员在硅谷创办了Nicira公司,这是SDN历史上第一个初创公司。到了2011年,开放网络基金会ONF才诞生,并举办了开放网络峰会。SDN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年时间,真正在网络中有应用是在2012年,在谷歌的数据中心里得到了规模部署。
SDN是对现有网络架构的重新构建的技术,实现分离网络控制和转发,形成逻辑上集中的统一控制器,进而在控制器上开放软件可编程接口供业务调用,达到灵活配置网络的目的。传统网络架构是由交换器、路由器等网络基础设施来定义网络流量的传输,就像高速公路和铁路,每一个站点到下一个站点的方向是由你购买的车票所决定的,不能更改你要去的方向和路程。例如这班车从广州到深圳必须经过东莞,而SDN网络,可以自定义或网络智能决定流量的去向,还是从广州到深圳,可以定义从惠州转车,可以定义从珠海转车,一切都依照你对于网络线路的定义。
虽然SDN诞生时间不长,却得到了长足发展,SDN相关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传统的网络设备商也纷纷向SDN抛出了橄榄枝,各大数据中心、网络运营商都在SDN展开了技术研究和各种尝试,意图在SDN的时代能够大展手脚。SDN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OpenFlow协议是其实现的重要技术。不过,由于商业利益、历史沿革等原因各个厂家对SDN的理解各有差异,很多大厂实现的控制器软件往往只能控制自家的硬件设备,实际上违背了SDN架构设计的初衷。
国内SDN领军企业泰信通推出的泰吉平台,采用标准OpenFlow协议对主流SDN交换机进行管理,同时还可对接多厂商网络硬件设备,真正实现软硬件分离,用户采购硬件盒子可以获得更多选择。同时可以将传统网络设备纳管进来,实现传统网络到SDN网络的平滑演进,大限度降低用户成本。泰吉平台的网络商店,基于SDN的灵活性,可以对SDN设备实现在线升级的效果,保证用户采购设备不再因为网络发展而被淘汰,新协议新功能的支持就像手机APP升级一样方便。
分享名称:从“小型机”到“云”,迈向开放的网络转型之路-创新互联
转载来于:http://pwwzsj.com/article/cdgs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