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授”让留学含金量成疑延期入学或成普遍选择

原标题:“网授”让留学含金量成疑, 延期入学或成普遍选择

让客户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不断超越客户的期望值来自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我们立志把好的技术通过有效、简单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将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客户在信息化领域值得信任、有价值的长期合作伙伴,公司提供的服务项目有:域名申请虚拟主机、营销软件、网站建设、饶平网站维护、网站推广。

中山大学副教授 陈永杰

暑假走向尾声,欧美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但疫情之下,已经拿到录取信的很多中国学生,此刻却在思考应该动身启程抑或申请延期入学。与此矛盾心情相对应的,是近期很多留学中介机构在强力兜售的策略:海外名校竞争大幅降低,“出身不好”的学生值得把握本轮“千载难逢”的机会。似乎,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而言,平时“拒你没商量”的那些欧美高校,现在正是“逆袭”的难得机遇。

但疫情之下,究竟是给了机会让学生可以“逆袭”,还是学校盼望实现“逆袭”,现在还很不好说。英国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日前就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国际学生的留学决策向近三万名“准留学生”发放了问卷。结果显示,近半(48%)中国大陆准留学生倾向于延期或延迟(defer/delay)入学。这大概与他们觉得疫情之下的留学体验大打折扣,性价比骤降有关。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课程改为网授:自从英国名校剑桥大学5月中旬宣布下学年所有讲座均改为网授后,欧美高校纷纷跟从。能上剑桥这类顶级名校,即使网授也可能令很多学生趋之若鹜。但这个世界有多少个剑桥?QS的调查还问了准留学生们对于上网课的态度,结果是只有39%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示接受,表示较难接受的有24%,完全不能接受的高达37%。与此相关的另一条发现是,78%的准留学生认为,如果网授就应该减学费。然而,不但没有任何传统名校对此作出实质回应,甚至连英国大学事务大臣唐兰(Michelle Donelan)也表示,大学毋需因为网授而“减价”。可谓泼了一头冷水。

值得分析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各方有迥然不同的盘算。对于大学而言,不管是不是网授,教师的工资都得按合同规定的标准发,人力成本并不会因此减少。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只能网授,整个留学的体验将完全不同:生活经历、文化交流甚至社交发展都几乎完全失去。更重要的是,这种经历很难有效地转化成竞争高薪岗位所需的人力资本标签。对于已经压缩到一年的硕士课程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本来就已经被国内大企业的HR嘲笑为“洗澡式留学”,现在连海水都没沾一点就回来,很多人会觉得更加心虚。

这里的关键是社会制度差异。这种差异令欧美的大学管理者难以准确掌握中国学生留学的确切需要,以及他们回国后将要面对的就业竞争。中国留学生的需求是用高学历争抢高薪职位(近期余杭区录用大量北清硕博就是一例)。以留学市场中发展得最快的一年制硕士为例,这主要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格局下考研热的一种延伸。国内大学生起薪已经完全两极化,要争取在进入就业市场后挤进只能容纳少数人的高薪一端,提高学历层次是最基本的条件:本科就进了国内名校且成绩好的有机会保研解决,家里有经济条件的出国,两个条件都没有的就考研。基本上就是这三类。

但水涨船高,国内强势企业的HR也很清楚形势,面对越来越多的硕士学历申请者,他们会以毕业生的本硕学校级别以及是否在职完成硕士学位进行第二轮淘汰。在欧美,学位并不会区分为全日制(full-time)还是在职(part-time)完成,但在国内,往往只有在职学位才会网授,部分甚至会在学历证书上注明。从这个角度看,“网授”一词带来的负面观感,可能会比缺少发达国家生活经历,更加打击留学生的潜在竞争力。

因此笔者倾向于赞成申请延期入学。如果接受当代中国人去留学并不纯粹是为见世面长见识的话,不妨可以站在家长的角度功利一点地看:毕竟几十万一年的留学费用,即使对于国内中产家庭而言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然而,大的损失,恐怕是多年以来不断吹嘘的未来网上教育产业可以取代传统教育模式的那些论调。留学生们对网授的厌恶,在今年之后,恐怕会持续很多年。

(作者:陈永杰 编辑:欧阳觅剑)


文章名称:“网授”让留学含金量成疑延期入学或成普遍选择
当前链接:http://pwwzsj.com/article/cgso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