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吸管就是环保了吗?背后的问题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CNMO】我第一次对“环保”产生概念还是来自小时候那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是第一次产生了使命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个词语的态度开始复杂了起来。
成都创新互联服务项目包括铁东网站建设、铁东网站制作、铁东网页制作以及铁东网络营销策划等。多年来,我们专注于互联网行业,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行业经验、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等,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互联网行业的解决方案,铁东网站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以成都为中心已经辐射到铁东省份的部分城市,未来相信会继续扩大服务区域并继续获得客户的支持与信任!2020年6月3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即日起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的堂食及外带逐步停用吸管,进一步在食品包装上实现减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带饮嘴的杯盖,而对于含有固体的饮料和食物,比如珍珠奶茶、麦炫酷等,目前仍将配备吸管。
麦当劳中国对媒体表示,相关减塑举措将于2020年内覆盖中国内地所有麦当劳餐厅。届时,预计每年约减少400吨塑料用量。随后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还提到,利用麦当劳的规模,减少吸管的“一小步”,也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步”。
从表面上看,麦当劳将以前“吸管+杯盖”的组合变成了一个自带饮嘴的杯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塑料用品的使用。不过,网友对这件事的看法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统一”,大致可以分为三派,一部分网友对麦当劳的改变表示支持,保护环境;当然也有网友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认为新杯盖也是塑料制品,而且是否更好降解,官方并没有做出解释,只是想借环保的名义降低成本;第三方基本上处于中立,不过认为新杯盖的使用需要时间去习惯。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我去了一家位于北京西大望路的麦当劳,亲自“品鉴”这自带饮嘴的杯盖,顺便解决一下晚饭问题。
“这个杯盖仍有进步空间”
正值饭点,麦当劳里的食客熙熙攘攘,一进店便能感觉到这家店的不同,餐台上的吸管箱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本期联动的儿童套餐玩具。
点完餐后,服务员小姐姐将我的餐食递给我,不得不说我馋了,各种意义上。可乐的杯盖已经变成了自带饮嘴的新杯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门店无论是打包还是堂食,都用纸质打包袋装好。至少在这家店,在顾客视角中已经看不到吸管和托盘的踪影了。
新杯盖
我们将视角转回到杯盖本身,这个自带饮嘴的杯盖与外带咖啡的十分相似,呈透明状,而且感觉相比原来的杯盖要薄一些。我打开饮嘴上的小盖,开始“品鉴”,不得不说这个饮嘴的开口有点小,喝起来确实有些不过瘾,而且饮嘴上的小盖会直接贴在嘴唇上,再加上本身质地较薄,因此有一点不适。从我个人使用体验出发,这个新杯盖的使用体验只停留在“能用”的阶段,大大影响了夏日喝冰可乐的畅快感,好生不爽。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去掉杯盖,直接对嘴喝。
打开新杯盖上的小盖
尽管这个自带饮嘴的杯盖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但毕竟只是一个塑料包装,为什么会在网上引起如此多的不满?这与近些年商业对于环保的捆绑操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万物皆可环保”
环保一直是一项涉及全人类的公共议题,这也是为何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等多项方案提升污染治理力度和水平。不过,环保这一概念放到商业领域中,可能就有一点走偏了,这一点在人造肉上就表现得很明显。
星巴克
在今年上半年,星巴克、肯德基、棒约翰等餐饮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人造肉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是你真的可以买到的。但是要注意,这里提到的人造肉都是植物肉,将豆类蛋白经过高温、高压等加工方式,使植物蛋白获得了类似肌肉纤维的口感,然后在利用合成血红素,让这些植物肉拥有更贴近真肉的味道。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将植物肉视作辣条的奢华版本。
植物肉的面世的原因很多,与畜牧业的污染,人道主义、动物福利以及技术的发展等多个原因有关,因此植物肉在宣传口径中,“保护环境”是绝对的核心思想。但是落实到消费者上,还要贴上“健康”“健身”的概念。这也是为何你总是可以在相关产品上看“健康”“膳食主义”“保护地球”等元素,而且商家也在试图混淆它与真实肉类制品的区别,而非归到素食一类中。而且,这些植物肉的出现是否有真的可以降低排放还有待验证。
实际上,植物肉的诞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身体必须的蛋白质,无论贫富。但是在各种环保概念以及圈地自嗨思想的加持下,植物肉变成小圈子的标签,甚至成为某种猎奇的产物,而且价格也不算便宜。
“别样牛肉千层面”
当然,这些问题可能有些枯燥了,不妨我们关注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植物肉好吃吗?为此,我专门到星巴克购买了一份“别样牛肉千层面”。不得不说,确实有一股肉味,但是味道相比真正的肉制品显得有些单薄,而且由于它是以“肉酱”的形式呈现,因此吃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的来说,味道很好,但是吃完之后你会更想吃真肉。
如果你觉得植物肉有些遥远,不妨说一些离普通消费者更近一些的东西,比如手机。
之前有消息称,iPhone 12将要取消随手机附赠的充电头,消费者要么使用自己之前的旧充电头,要么就需要额外购买新充电头。除了充电头,耳机可能也将不在手机的包装之列。
iPhone 12包装盒曝光
尽管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可能只有等到这款手机发布才能知道是否取消了随手机附赠的充电头,但是已经被部分人和媒体早早地冠上了环保的帽子,即减少电子元器件、塑料等材料的使用,降低相关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充电头不比耳机,歌曲或许可以不听,但电是不能不充的,即使苹果老用户有iPhone的耳机、充电头,那从其他品牌争取来的,或是没用过iPhone的新用户呢?他们又该怎么办?通过牺牲用户体验和给消费者制造麻烦来环保,这种做法是否又有些极端了呢?
苹果20W电源适配器
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假设iPhone 12真的不送充电头,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购买第三方配件的几率,而且更低的价格也更具吸引力。进一步说,第三方配件质量参差不齐,这可能还增加了消费者充电时的安全风险和火灾隐患。另外,我们换个思路想想,如果未来手机不再附赠充电头,那么这部分降低的成本又是否会体现在价格上?
除了商业层面,还有西方气候活动家的“身体力行”。
说到气候活动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将环保变成一种简单的活动口号,跳过环保中复杂枯燥的科学论证过程,认为通过喊口号就能降低碳排放,保护地球。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愿意相信她对环保是真心的,但是方式方法有些极端,对于不够富有的国家,发展是基本权利,不可能通过放弃自己的发展来降低排放,毕竟每个人都想过上类似瑞典的富裕生活。
环保是干出来的
我们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污染是必然的,但是由于发展产生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通过不断发展提升社会生产力,使我们可以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环保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成果是可以看到的。
在去年2月份,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则消息,根据NASA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间,中国和印度的绿化行动成效显著,这得益于前者的植树造林工程和两国的集约化农业管理。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至少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
NASA发布卫星图
具体一些,曾经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便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所处的榆林市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牧场沙化、盐渍化、土地退化严重,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经过长时间的治理,大棚蔬菜、大棚养殖、育苗业、沙漠旅游业在当地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往日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从贫瘠之地,变成了现在稳产高产的耕地。在防护林屏障的庇护下,其所在的榆林市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第一大市、第二大“粮仓”,养羊第一大市,实现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且,随着不毛之地变成生命之所,毛乌素沙漠为我国30余种野生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湖心红石岛成为我国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对于我们普通人,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也是很好的环保方式,即使我们坐了飞机、动车,或是开了一次车,产生了排放,也是日常生活的正常排放。
写在最后
环保是一件很好也很必要的事情,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各种新事物的诞生,“环保绑架”的事情可能还会继续发生,那我们以后对环保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一言以蔽之,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题目:不用吸管就是环保了吗?背后的问题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本文来源:http://pwwzsj.com/article/cjsj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