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飞天系统sap的词条
再过几年,为什么连物理机都没法卖了?
“我们的信息化项目原先是基于传统IT架构的,扩容性非常受限,硬件系统上软件和硬件都要配套。”
创新互联公司专注于信宜网站建设服务及定制,我们拥有丰富的企业做网站经验。 热诚为您提供信宜营销型网站建设,信宜网站制作、信宜网页设计、信宜网站官网定制、微信小程序开发服务,打造信宜网络公司原创品牌,更为您提供信宜网站排名全网营销落地服务。
“现在整个系统全部在云上,全市的资源都是开放的,我们只要管好应用池和软件。如今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能力已经有了显著增强。”
这是几天前,在浙江省衢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听到的一番话。在衢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总工程师顾闻看来,以往传统IT设备的局限性正在被云计算所打破,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标配正在向云转变。
无独有偶,在和吉利 汽车 集团CIO王健交流时,他也谈到了类似的话题。吉利目前正在将碰撞仿真结果与VR(CAVE系统)结合,依托强大的HPC资源构建了吉利 汽车 安全体系,“目前的依托HPC系统与软件的匹配调优,效率提升了20%左右;任务排队时间缩短了3倍左右;整个开发周期也大幅缩短了。”
有人会说都2020年了,云计算、大数据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是在了解到中石化、中国邮政、攀钢集团、新华书店和12306,以及包括衢州、杭州、九江在内的多个云计算项目后,你会发现云的势能正开始在传统行业、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中显现出来。而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云计算正在让物理机从企业端加速消失。
云计算得以广泛应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IT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的成本和管理维护难题,另一方面源自企业、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提升。
不过,从舆论的声音来看,对于将企业(政府)的基础设施迁移到云端,一部分观念是认可和支持的。但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云计算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取代传统IT基础设施,两者之间仍需要平衡很长时间。
那么,来自一线的企业用户、第三方机构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在和衢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的总工顾闻交流时,他提到了一个感受明显的变化,就是“烟囱”的消失。以往衢州市各个委办局之间的数据是无法共享的,因为大量的系统都散落在各个部门、区块自建的信息中心,形成了信息孤岛。而现在基于云的能力打破了这些壁垒,“整个系统全部部署在云上,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也就是从底层上打通,带来了整个数据使用的便利。”顾闻强调,曾经部门“烟囱林立”的情况,现在已经不见。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过去20年的信息化技术建设,主要是投入在了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ERP等等软硬件上面。于是乎,这也造就了过去数十年IBM、甲骨文、SAP、EMC、HP等 科技 企业的辉煌。但是随着云计算的到来,你可以看到这些巨头也是最先衰落的一批。
多家研究机构指出,基于云计算在硬件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和网络成本方面的优势,企业采用云计算后,综合成本能够下降10~30倍。
根据IDC的调研报告还可以发现这样的趋势:目前云计算在全球IT基础设施中占比超过50%,云计算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为市场主导者;云计算服务商成为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的主要采购方,硬件设备正在从企业端消失。而埃森哲的报告也指出:企业更多向技术要增长,目前数字化转型投入比过去10年更多,但主要流向云计算、数据智能、中台等建设。
如果从09年阿里掀起的“去IOE”浪潮算起,这场国内传统IT业的交接棒也开局了10年。而最近几年,在传统行业逐渐接受IT基础设施云化的同时,政企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也从类似交水电费一样地按需购买算力和存储,进而向数据智能、中台、智联网、AI的实践及方法论开始探究。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也不是亚马逊、阿里这样的企业用云革了传统IT的命,而是传统行业、政府部门、公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自发地产生了变革需求。政府要把数据打通并且跑起来,避免市民无谓的跑腿;而央企要做智能和创新、民企要向技术要增长,这些需求的基础都是云技术。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继续观望和迟疑也就等于放弃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反过来看,作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如今超过80%的中国 科技 企业、超过一半A股上市公司、超过38%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跑在”阿里云上。当运营商、银行、政务、央企等传统行业开始全面拥抱云计算,阿里云究竟能为他们起到哪些助力?
“向云迁移的过程,需要大家观念的转变。我们原有硬件系统的云化都是滚动地发展,不是说上云之后就一刀切,这需要循序渐进。”顾闻总工说起当年的系统迁移,并不忌讳“阵痛”一词。
虽然今天衢州市的老百姓可以通过一证通办、一网通办等服务享受到极大的便利和效率,但这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年前的顶层设计、协调沟通、逐步迁移、数据打通、系统搭建等过程,一步一步转过来的。
用顾闻的话说,早在2014年,市里所有的硬件采购基本上就不批了。“在我们项目审批当中,基本上把服务器、交换机、存储等先行卡牢了,是在我们顶层设计的时候就先行卡牢。那时候的新建项目,该缓的缓一缓,该替代的替代一下。”
衢州市有关部门在五年前所做的顶层设计,就是坚持“五个一”:一张政务网(全市统一);一朵云(全市统一的政务云);一支数据(数据共享平台全市统一);一个政务中台,支撑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而且是全市统一在推进。
这之后,就是长达五年的转型过程。整个系统的迁移、数据的打通、软件的开发、政务云的运维和保障等等工作,衢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的身边,总会有一个“陪跑”的身影——阿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各方都要耐得住寂寞。
衢州市政务云从2014年开始实施,截至2019年底,总共开出去了2100多个云资源。“上云一般都要有2~3年的提前期做准备,一步一步进行迁移,目前大概有90%左右应该都已经切换好了,最后一小部分还在替换。”顾闻强调,当整个政务云上线后,基础资源、硬件资源的支撑也就和软件开发过程剥离开了——软件开发、定制好直接上线;各部门需要多少资源,则可以在线进行申请。
就此,一个数据、系统“烟囱林立”的衢州市IT基础设施,变成了互联贯通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云上平台”。
在阿里云落地浙江衢州、桐庐,武汉、北京以及杭州、天津、海口等众多城市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这种长期陪跑的耐力。也正是这份耐力,让阿里云等到了新旧技术转换的拐点。
阿里云真正攻入传统IT的核心阵地是在2015年的春节,12306使用阿里云来支撑春运订票开始,到2019年达到了拐点:阿里云服务工商银行、中国邮政、浙江“最多跑一次”、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政企项目,阿里巴巴AI每天调用超过一亿次,“浙里办”服务浙江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生于互联网也服务互联网的云计算,已经成为传统IT产业的变革者。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位变革者的使命远未结束,而且随着能力越大,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也在未来五到十年接踵而至。
“类似亚马逊、阿里这样的企业,当自身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向下定义软件的生态(包括人工智能的算法等等)以及数据中心和硬件等基础设施,也就是软件定义硬件、算法定义芯片。”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看来,因为云正在逐渐成为IT的重要底座,很多硬件产品的业态也会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我估计最晚十年,服务器就不会在市场上单独销售,而应该是另一种模式,类似神龙云服务器这样的模式。”
刘松将这种变化称为“云在定义一切,一切也在定义云”。而阿里的科学家基于这种理念所勾勒的未来超级场景,呈现出来的可以能是城市大脑,也可能工业互联网,因此阿里要成为一个“翻译者”,能够将需求通过软件、算法向下定义到芯片、硬件、服务器、机房等层面,“现在正是云定义一切的时候。”
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去理解,未来整个信息系统的演进,首先是软件定义一切,这是云计算落地后持续发展的前提;其次是底层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底层真正向硬件延伸,即IaaS层反向定义芯片、云服务器、数据中心;最后到PaaS层,包括数据库、AI和微服务等等,直至延伸到应用层。随着云层越来越厚,将不断变化出更多通用技术,用户的门槛也将随之越来越低。
在刘松眼中,未来数字经济的更大变革要看五年、十年后,他将其称为“大科学大技术大产业大 社会 进入大交叉的时代”。这样的产业变革也是阿里这种生于互联网、成长于互联网的企业,与“IOE”等传统IT企业在做云服务时的差别。“到今天为止,无论是IBM还是Oracle这些企业,他们还是没有把互联网当回事,他们的故事其实还是在讲IT思维。”刘松如是说。
如果说未来十年之后的变化太遥远,那么回想十年前,当阿里用飞天系统“去IOE”的时候;再到几年前进入企业级IT市场,阿里云用数据智能、中台、智联网、AI等内部孵化的技术、实践和方法论,帮助政企用户All in Cloud的时候,谁又曾想过全行业数字化变革的步伐会迈得如此之快。
不未雨绸缪,只图眼前的“卖产品”,也就是放弃了“未来”的市场。这,也正是传统IT的短板。
【结束语】
云计算已经发展了十年时间,随着云计算的成熟,整个IT面临着新旧技术的交替,云计算从传统IT手里接棒,开始成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可以说,在IT基础设施层面,云VS传统IT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云计算厂商的业务范畴已经从最初的基础设施领域,延伸到芯片、服务器与数据库领域,同时整合了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与量子计算等最前沿的IT技术,更衍生出无服务器计算、云原生软件架构、软硬一体化设计与智能自动化运维等全新的技术模式。
对于未来那个“大科学大技术大产业大 社会 进入大交叉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期待。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 科技 圈资讯~
多年 财经 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阿里飞天系统是linux吗
阿里飞天系统是linux。
飞天(Apsara)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世界新的基础设施。
飞天希望解决人类计算的规模、效率和安全问题。飞天的革命性在于将云计算的三个方向整合起来:提供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计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计算能力。飞天诞生于2009年2月,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服务。
相关信息
1、飞天管理着互联网规模的基础设施。最底层是遍布全球的几十个数据中心,数百个PoP节点。飞天所管理的这些物理基础设施还在不断扩张。
2、飞天内核跑在每个数据中心里面,它负责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的通用服务器集群,调度集群的计算、存储资源,支撑分布式应用的部署和执行,并自动进行故障恢复和数据冗余。
3、安全管理根植在飞天内核最底层。飞天内核提供的授权机制,能够有效实现“最小权限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同时,还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全栈安全体系。
飞天操作系统 与linux的区别
飞天操作系统与linux的区别是:Linux是一种开放、免费的操作系统,而飞天操作系统是封闭的系统,需要有偿使用。
Linux可以直接访问计算机内的所有可用内存,提供完整的Unix接口。飞天(Apsara )是由阿里云自主研发、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
阿里云“全球网”落成,中美云计算将同台竞技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云计算大概是最具有全球化野心的领域。从2014年开始,阿里云便相继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部署数据中心,并频频对标亚马逊、微软等国外云计算厂商。
11月21日,阿里云宣布其位于欧洲、中东、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数据中心将于月内开服,标志着属于中国的云计算“全球网”正式建成。而在此之前,亚马逊、微软乃至谷歌,也次第开始了数据中心的全球化布局。在云计算这场“数人头”式的竞赛中,来自中国的云计算厂商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国内占尽先机,阿里云们为何要筹谋全球化?
今年9月初,亚马逊官方宣布AWS云服务在中国区正式商用,也意味着AWS入华三年之后正式取得了合法身份。不过,相比于AWS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截至2015年末,IDC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在中国IaaS市场份额仅占4.3%,远低于第一阵营的阿里云。
当然,亚马逊和微软们的“失意”,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率先占位和后发制人的中国云计算厂商们已经占尽先机。然而,和中国早期互联网公司立足国内的“小农思想”所不同的是,云计算服务自诞生开始似乎就肩负了全球化的使命。可以解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云计算的兴起和BAT的海外战略在时间点上相契合,再比如说全球化的互联网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如此种种。或许要真正理解阿里云为何要在云服务方面进军全球市场,并积极拥抱云计算的全球通时代,还需要思考下面两个切实的问题。
1、中国云计算厂商全球化的时机是否成熟?
今年4月份,投资机构德意志银行的报告称,阿里云年度净收入超过谷歌云计算平台,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形成云服务“3A”竞争局面,正式结束亚马逊、微软、IBM、Google、Salesforce等五强争霸的时代。
而在这份“3A”新格局的全球数据中心分布图中,亚马逊、微软和亚马逊都在主要互联网市场都形成了覆盖。数据中心代表着云计算厂商的服务能力也意味着服务所能覆盖的范围。单从数字上来讲,阿里云在数据中心节点上同美国云计算厂商的差距并未拉大,且阿里手中的现金流及其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并不输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此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多半是商业模式的出海,所面临的不只是当地的竞争对手,还有政策、文化和用户习惯上的差异,而云计算的全球化则是技术的出海。事实上,历年双11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云计算厂商业已具备了全球化竞争的能力。比如说在今年的天猫双11上,阿里云的“飞天”系统实现了每秒17.5万笔交易峰值、每秒12万笔支付峰值,而在2009年的第一次双11中这一峰值数据仅为每秒400笔交易。
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410亿美元,比2015年的700亿美元市场规模翻倍。相比于国内市场,对阿里云及其他厂商来讲,全球化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也预示着更大的机遇。
在笔者看来,当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候,长城内的有志青年们无不热血沸腾,一场围绕互联网的创业浪潮蓬勃兴起。互联网就像是创新的催化剂,为创业者们开拓了更大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思想上的洗礼。云计算时代的来临则是中国互联网厂商彻底走出模仿走向自主创新的转折点,阿里云和亚马逊之间的较量,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摆脱“美国压制”的时代性标志。
由此便不难理解,虽然政策监管、带宽、数据中心等因素为云计算贴上了地域性的标签,但云计算技术的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计算厂商们早已认识到,而阿里云等中国厂商也开始积极实践。
2、谁在驱动中国云计算厂商的全球化?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利润似乎是其天职,但在阿里云等云计算厂商的全球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演进。这里面既有知名的大疆创新,也有很多未被大多数人所知的创新者。
就中国云服务的主要用户而言,游戏、电商、金融、O2O、视频类公司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游戏和电商领域,近几年在全球化方面正在持续加速。比如说《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中国互联网零售商正在美国、全球扩张,并将其视为美国企业的挑战。而游戏领域的需求早已成为国内云计算厂商布局海外数据中心的直接驱动力。
原因不难理解,当一款游戏需要发行海外版本时,在海外数据中心部署业务,可以显著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游戏响应速度,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一款游戏的存亡。据《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的海外出口规模达到53.1亿元,同比增长72.4%。为此,Ucloud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4年底在香港和北美上线了数据中心,阿里云、腾讯云乃至很多云计算创业公司的全球化初衷大抵如此。
事实证明,云计算厂商的这一做法着实瞄准了海外拓展用户的痛点,在支付方式、母语沟通、业务响应、法律法规、成本控制等方面,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更受青睐。以此前被媒体捧上头条的游戏《苏丹的复仇》为例,蝉联沙特阿拉伯iOS畅销榜长达半年之久,其研发团队却位于福州,依靠阿里云的海外数据中心,实现了游戏的海外运营。
王坚博士在《在线》一书中,很好的解释了“计算”作为公共服务,成为创新创业能源动力的价值。缺少计算资源的支撑,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势必会受到阻碍,阿里云的全球通实际上也在弥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
另外,亚马逊、微软、甲骨文等对中国市场的死磕,或许也是阿里云们加速海外布局的另一诱因,如果不能尽早满足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需求,无疑会将这块蛋糕拱手相送给海外的竞争对手。
与海外巨头同台相竞,中国云计算厂商的危与机
与AWS、Azure进入中国市场类似,中国云计算在向海外扩张时也将面临遵守当地法律的要求,以及对产业深度的理解。以数据中心节点的建设为例,用户、市场、基础设施、政府以及成本等多个维度的因素在影响选址和速度。也就是说,除了资金实力,海外运营能力同样考验着云计算厂商的成败。
归纳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中国云计算厂商的海外竞争力。
其一,市场选择。
根据BSA国际软件联盟发布的全球云计算指数,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成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主要市场。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如何进入这些市场决定着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阿里云选择了香港、美国、新加坡等作为海外战略的第一步,并在第二阶段深耕欧美市场的同时,选择进入相对空白的中东市场。
一方面,这些市场的语言文化和政策法规,再加上当地云计算人才的密度,选择这一市场的门槛相对更低;另一方面,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云厂商已经在这些地区扎根,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意味着成熟的基础设施条件。
其二,本土化运营。
在阿里云公布的海外合作名单中,软银、英特尔、电讯盈科、新加坡电信、SK集团CC等赫然在列,在云服务方面启动本土化运营的思路不言而喻。可以看出,阿里云选择的合作伙伴多是本土的电信运营商,比如在欧洲市场与沃达丰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云主要负责输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产品,沃达丰主要负责在销售、市场、服务等方面。
和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徘徊三年,最终选择“借壳落地”策略不同的是,阿里云的本土化运营更容易积累早期的用户,并不断弥补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的短板。缺少“因地制宜” 的亚马逊几乎错失了中国市场。在这一方面,来自中国的阿里云则表现的更加开放。
其三,技术优势。
有关云计算技术同质化的说法不绝于耳,在诸多开源技术的衬托下,似乎IaaS市场最终面临基础设施的比拼。不管怎样,亚马逊和微软、谷歌的竞争本质上仍属于“谁胳膊粗”的状态,即便AWS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却未能甩开身后的微软、IBM、甲骨文等一众玩家。
完成数据中心的“全球网”之后,阿里云跻身全球互联网第一阵营,和亚马逊、微软同台竞技。且在今年8月份,阿里云针对技术合作伙伴推出了AliLaunch计划,SAP、SUSE、HERE等11家国际软件服务商入驻该计划。假若阿里云能够将其及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与全球电商生态相融合,或可以带来不同于亚马逊的竞争力。
当然,需要正视的是,当前阿里云全球化所看好的仍是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这些企业不再需要雇佣当地员工来搭建自己的计算资源,而是在国内即开即用,用一张云计算网络支撑全球业务。
写到最后,不可否认阿里们在云计算领域的全球化野心,也不难肯定在经济全球化更加发达的情况下,计算资源也将迎来全球化的竞争。借用网络上一个调侃性的说法,特朗普上台后的硅谷将前途未卜,中国互联网将迎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中心的新机遇。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云计算的全球化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分享标题:包含飞天系统sap的词条
浏览地址:http://pwwzsj.com/article/ddjgp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