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清空tmp命令的简单介绍
Linux tmp目录自动清理 及解决方法
在Linux系统中/tmp文件夹下的文件是会被清理、删除的,文件清理的规则是如何设定的呢?
在洛扎等地区,都构建了全面的区域性战略布局,加强发展的系统性、市场前瞻性、产品创新能力,以专注、极致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网站制作、做网站 网站设计制作按需设计,公司网站建设,企业网站建设,成都品牌网站建设,成都营销网站建设,外贸网站建设,洛扎网站建设费用合理。
在root/tmp文件下
hdfs在启动的时候回去找pid文件
在pid文件被删除的时候,hdfs是不能被关掉的,如果在启动,他会又重新启动一个,但是不是之前的那个,所以会导致蒙圈了。
Linux在tmp命令 定期删除一些文件和文件夹 30天周期
mkdir /data/tmp
chmod -R 777 /data/tmp
export HADOOP_PID_DIR=/data/tmp
为了避免pid文件在tmp中被删除,重新建一个路径/data/tmp,并给他777权限 chmod -R 777 /data/tmp,把pid文件放在这里边就不会被删除了
配置参数的更改
参数:
-u 按照文件的最后access时间,即最后访问时间为参考。默认选项。可通过ls -lu查看。
-m 按照文件的最后modified时间,即最后修改时间为参考。可通过ls -l查看。
-c 按照文件的-ctime时间做参考,ctime更新的条件为写入、更改属主、权限。可通过ls -lc查看。
-M 按照目录的修改时间来删除目录而不是访问时间。
-a 删除所有类型文件。包括目录和symbolic links
-d --nodirs 排除目录文件,即使是空目录。
-d --nosysmlinks 排除symbolic links类型文件。
-f 强制删除那些root没有写权限的文件。比如root的readonly文件
-q 只报告错误信息。
-x /PATH 排除特定目录,即不删除该子目录里的文件。
-U user_name 排除属于特定用户的文件,即不删除该用户的文件。
-v 显示删除过程。默认是不显示删除了什么文件,直接删除的。
-t 用于测试,并不真正删除文件,能显示出要删除文件的过程。
-d 不删除文件里的子目录,但是子目录里面的文件还是会被删除。
参数后加时间,默认是hours。也可以使用30d表示30天,但是有些版本只支持hours。 时间后是要检查的目录。可以多个目录用空格分开。如下所示表示720小小时~=30天。
如果你想将强制删除30天没有访问的文件改为7天,只需"/usr/sbin/tmpwatch “f l a g s " 720 / v a r / t m p " 和 " / u s r / s b i n / t m p w a t c h " flags" 720 /var/tmp"和"/usr/sbin/tmpwatch "flags"720/var/tmp"和"/usr/sbin/tmpwatch"flags” -f 720 “$d” 里面的720改为189即可。
转自:
Linux中删除一个非空子目录/tmp,用什么命令?
1、首先打开SecureCRT,选择要登录的系统IP,点击连接。
2、然后使用cd 命名切换到要删除文件所在的目录,比如说目录/123。
3、接着使用ls命令列出文件夹里面的文件, 比如说目录123里面的123.txt 文件。
4、然后使用rm命令删除要删除的文件,比如删除123.txt。
5、执行命令之后会提示是否要删除文件,输入 y , 然后回车就删除了,然后使用ls命名查看,文件已经不存在了。
LINUX中,创建文件夹、文件命令及清除命令。
Linux目录的创建与删除命令:
·mkdir创建文件夹,DOS同
用法:# mkdir [选项] 文件夹名Enter
-p parents,父母.当父文件夹不存在时,先创建父文件夹
# mkdir /tmp/hahaEnter == # file /tmp/hahaEnter
# mkdir -p /tmp/a/b/c/dEnter == # file /tmp/a/b/c/dEnter
# mkdir /tmp/{x,y,z}Enter
·rmdir删除空文件夹,DOS同
用法: # rmdir [选项] 文件夹名Enter
# rmdir /tmp/a/b/c/dEnter // 成功
# rmdir /tmp/a/bEnter // 不成功
·cd更改目录,DOS同
用法:# cd [文件夹]Enter
- // 当前目录与上一次工作目录切换
~ // 用户主目录
# cd -Enter == # pwdEnter
# cd ~Enter == # pwdEnter
分享标题:linux清空tmp命令的简单介绍
转载源于:http://pwwzsj.com/article/ddooi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