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配置怎么写,如何设置mysql
mysql配置文件怎么写
[client]
创新互联公司专注于企业网络营销推广、网站重做改版、抚宁网站定制设计、自适应品牌网站建设、H5网站设计、商城开发、集团公司官网建设、成都外贸网站建设公司、高端网站制作、响应式网页设计等建站业务,价格优惠性价比高,为抚宁等各大城市提供网站开发制作服务。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tmp/mysql.sock
basedir = /usr/local/mysql
datadir = /data/mysql
pid-file = /data/mysql/mysql.pid
user = mysql
bind-address = 0.0.0.0
server-id = 1 #表示是本机的序号为1,一般来讲就是master的意思
skip-name-resolve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
# 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skip-networking
back_log = 600
# 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
# 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 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
# 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 另外,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统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
# 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max_connections = 1000
#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open_files_limit = 65535
#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当open_files_limit没有被配置的时候,比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 -n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 当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时候,比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table_open_cache = 128
#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 假定系统有200个并发连接,则需将此参数设置为200*N(N为每个连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数目);
#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max_allowed_packet = 4M
#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例如,仅当你发出长查询或MySQLd必须返回大的结果行时MySQLd才会分配更多内存。
#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binlog_cache_size = 1M
#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max_heap_table_size = 8M
# 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tmp_table_size = 16M
#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 (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还可以通过设置tmp_table_size选项来增加临时表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调高该值,MySQL同时将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达到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
read_buffer_size = 2M
#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 = 8M
# 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
# 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sort_buffer_size = 8M
# 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
# 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join_buffer_size = 8M
#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thread_cache_size = 8
# 这个值(默认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
# 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
# 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表示要调整的值)
#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 1G — 8
# 2G — 16
# 3G — 32
# 大于3G — 64
query_cache_size = 8M
#MySQL的查询缓冲大小(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
# 今后对于同样的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
#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
# 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query_cache_limit = 2M
#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默认1M
key_buffer_size = 4M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 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384M或512M。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
#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获得)。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ft_min_word_len = 4
# 分词词汇最小长度,默认4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 MySQL支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他们分别是: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 如没有指定,MySQL默认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认的是READ-COMMITTED
log_bin = 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expire_logs_days = 30 #超过30天的binlog删除
log_error = /data/mysql/mysql-error.log #错误日志路径
slow_query_log = 1
long_query_time = 1 #慢查询时间 超过1秒则为慢查询
slow_query_log_file = /data/mysql/mysql-slow.log
performance_schema = 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不区分大小写
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default-storage-engine = InnoDB #默认存储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 独立表空间优点:
#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 缺点:
#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 结论:
#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open_files = 500
#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64M
#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还没完,字数受限制,这里有详细的参数说明:
mySQL装好需不需要在环境变量里配置,如何配置
mySQL装好后配置环境变量的步骤如下:
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分别是:电脑、Mysql。
1、首先,查找到mysql安装目录,例如:D:\xampp\mysql。
2、右键“我的电脑”,点击“高级系统设置”,点击“环境变量”按钮。
3、点击“新建”按钮,变量名输入:MYSQL_HOME,变量值输入mysql的路径,例如:D:\xampp\mysql,点击“确定”。
4、之后,打开cmd,即可直接输入数据库连接命令来使用,例如:mysql -u root -p。
关于.net连接mysql时配置文件要怎么写
最近在写一个.net项目,用的是mysql数据库。因为平时基本不怎么用mysql开发.net项目,于是上网百度了下关于.net引用mysql数据库的案例。
基本就是下载mysql数据库的驱动然后dll引入(具体网上有)
我按照网上的方法引入了dll,MySql.Data和MySQLDriverCS~~然后引用命名空间的时候用的是MySQLDriverCS。在配置文件中写连接字符串的时候,我是这么写的
add name="connectionString" connectionString="server=192.168.1.247;database=prodmng;User ID=root;Password=root; port=3306" providerName="MySql.Data.MySqlClient" /
看起来应该是没错,但是在运行的时候老是报错,首先是报root账号的密码错误,后来,我把密码改成了本地数据库的root账号的密码,结果能连上数据库,而且是本地的数据库!!这说明我配置中写的sever的ip根本没起作用!后来我在网上有找了很久,找到了问题所在!代码如下:
add name="connectionString" connectionString="Location=192.168.1.247;Data Source=prodmng;User ID=root;Password=root; port=3306" providerName="MySql.Data.MySqlClient" /
我把server改成location ,database改成Data Source 后,就能连上247服务器的数据库了!!
后来,在网上发现有些人是用MySql.Data.MySqlClient这个库的,然后我就试了下这个库。这个哭和之前那个MySQLDriverCS不同的地方在于里面的类名中的sql字母大小写不一样,比如MySql.Data.MySqlClient中的MySqlConnection在MySQLDriverCS中就是MySQLConnection。在引用这个库之后,我发现我之前改过的连接字符串报错了!不存在location这个属性,于是我把连接字符串改成之前那样:
add name="connectionString" connectionString="server=192.168.1.247;database=prodmng;User ID=root;Password=root; port=3306" providerName="MySql.Data.MySqlClient" /
然后运行程序,没有问题,能访问数据库!
如何配置mysql数据库
方法/步骤
MySQL安装文件分为两种,一种是msi格式的,一种是zip格式的。如果是msi格式的可以直接点击安装,按照它给出的安装提示进行安装(相信大家的英文可以看懂英文提示),一般MySQL将会安装在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 该目录中;zip格式是自己解压,解压缩之后其实MySQL就可以使用了,但是要进行配置。
解压之后可以将该文件夹改名,放到合适的位置,个人建议把文件夹改名为MySQL Server 5.6,放到C:\Program Files\MySQL路径中。当然你也可以放到自己想放的任意位置。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很多用户开始使用MySQL,但会出现图示的错误。这是因为没有配置环境变量所致。配置环境变量很简单: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
选择PATH,在其后面添加: 你的mysql bin文件夹的路径 (如: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bin )
PATH=.......;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bin (注意是追加,不是覆盖)
配置完环境变量之后先别忙着启动mysql,我们还需要修改一下配置文件(如果没有配置,之后启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图中的错误哦!:错误2 系统找不到文件),mysql-5.6.1X默认的配置文件是在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my-default.ini,或者自己建立一个my.ini文件,
在其中修改或添加配置(如图):
[mysqld]
basedir=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mysql所在目录)
datadir=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data (mysql所在目录\data)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一定要用管理员身份运行,不然权限不够),
输入:cd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6\bin 进入mysql的bin文件夹(不管有没有配置过环境变量,也要进入bin文件夹,否则之后启动服务仍然会报错误2)
输入mysqld -install(如果不用管理员身份运行,将会因为权限不够而出现错误:Install/Remove of the Service Denied!)
安装成功
安装成功后就要启动服务了,继续在cmd中输入:net start mysql(如图),服务启动成功!
此时很多人会出现错误,请看注意:
注意: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2和错误1067。
如果出现“错误2 系统找不到文件”,检查一下是否修改过配置文件或者是否进入在bin目录下操作,如果配置文件修改正确并且进入了bin文件夹,需要先删除mysql(输入 mysqld -remove)再重新安装(输入 mysqld -install);
如果出现错误1067,那就是配置文件修改错误,确认一下配置文件是否正确。
服务启动成功之后,就可以登录了,如图,输入mysql -u root -p(第一次登录没有密码,直接按回车过),登录成功!
怎么配置mysql数据库配置文件
一.首先把mysql的服务先停掉。
二.更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中的数据库存储主路径
三.将老的数据库存储主路径中的数据库文件和文件夹复制到新的存储主路径
将原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拷贝到你新建的文件夹目录下。
四.重启mysql服务
五.验证更改数据库存储主路径的操作是否成功!
linux安装的mysql的配置文件怎么写
linux安装的mysql的配置文件的方法
查找以前是否安装有mysql,使用下面命令:
rpm -qa|grep -i mysql
如果显示有如下包则说明已安装mysql
mysql-4.1.12-3.RHEL4.1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
如果已安装,则需要删除已安装的数据库,使用以下命令来删除数据库
删除命令:rpm -e --nodeps 包名
( rpm -ev mysql-4.1.12-3.RHEL4.1 )
删除老版本mysql的开发头文件和库
命令:rm -fr /usr/lib/mysql
rm -fr /usr/include/mysql
注意:卸载后/var/lib/mysql中的数据及/etc/my.cnf不会删除,如果确定没用后就手工删除
rm -f /etc/my.cnf
rm -fr /var/lib/mysql
下载mysql的rpm包
可以通过wget下载具体的地址因为不能用链接请大家去官网去找
(1)MySQL-server-5.6.10-1.rhel5.x86_64.rpm:MySQL服务器;
(2)MySQL-client-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客户端;
(3)MySQL-devel-5.6.10-1.rhel5.x86_64.rpm:Mysql开发依赖包。
下载后放到Liunx服务器中,如图所示
安装MySQL Server的rpm包
rpm -ivh MySQL-server-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装过程如图所示
安装完成后会生成root用户的随机密码,请使用“cat /root/.mysql_secret”或类似命令进行查看。
安装MySQL客户端
rpm -ivh MySQL-client-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安装MySQL开发依赖包
rpm -ivh MySQL-devel-5.6.21-1.linux_glibc2.5.x86_64.rpm
启动msyql
安装完成后mysql是没有启动的,运行mysql命令会提示如下错误: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lib/mysql/mysql.sock' (2)
可使用如下命令启动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或者使用如下命令:
/etc/init.d/mysql start
可使用SET PASSWORD命令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参考如下: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123456');
登录MySQL
使用mysql命令登录MySQL服务器,运行MySQL的命令时,会提示需要设置root用户密码
设置开机自启动
/etc/init.d/mysql start
设置完成后重启系统,使用natstat –nat命令可看到MySQL的3306端口
至此我们已经安装好了mysql数据库,当然现在我们的数据库还不支持远程连接,远程连接会出现以下代码:1130,ERROR 1130: Host 192.168.0.10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可以通过以下以下来解决
改表法:在本机登入mysql后,更改“mysql”数据库里的“user”表里的“host”项,从”localhost”改为'%'。
mysql
mysqluse mysql;
mysqlselect 'host' from user where user='root';
好了,开始享受mysql带来的强大功能吧
文章标题:mysql配置怎么写,如何设置mysql
转载来源:http://pwwzsj.com/article/dssgj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