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新沂ssl适用于网站、小程序/APP、API接口等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应用场景,ssl证书未来市场广阔!成为创新互联公司的ssl证书销售渠道,可以享受市场价格4-6折优惠!如果有意向欢迎电话联系或者加微信:18982081108(备注:SSL证书合作)期待与您的合作!

所以记录下这个踩坑的过程,背景如下:

公司因为redis服务器内存吃紧,需要删除一些无用的没有设置过期时间的key。大概有500多w的key。虽然key的数目听起来挺吓人。但是自己玩redis也有年头了,这种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当时想了下,具体方案是通过lua脚本来过滤出500w的key。然后进行删除动作。lua脚本在redis server上执行,执行速度快,执行一批只需要和redis server建立一次连接。筛选出来key,然后一次删1w。然后通过shell脚本循环个500次就能删完所有的。以前通过lua脚本做过类似批量更新的操作,3w一次也是秒级的。基本不会造成redis的阻塞。这样算起来,10分钟就能搞定500w的key。

然后,我就开始直接写lua脚本。首先是筛选。

用过redis的人,肯定知道redis是单线程作业的,肯定不能用keys命令来筛选,因为keys命令会一次性进行全盘搜索,会造成redis的阻塞,从而会影响正常业务的命令执行。

500w数据量的key,只能增量迭代来进行。redis提供了scan命令,就是用于增量迭代的。这个命令可以每次返回少量的元素,所以这个命令十分适合用来处理大的数据集的迭代,可以用于生产环境。

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scan命令会返回一个数组,第一项为游标的位置,第二项是key的列表。如果游标到达了末尾,第一项会返回0。

所以我写的第一版的lua脚本如下:

local c = 0local resp = redis.call('SCAN',c,'MATCH','authToken*','COUNT',10000)
c = tonumber(resp[1])local dataList = resp[2]for i=1,#dataList dolocal d = dataList[i]local ttl = redis.call('TTL',d)if ttl == -1 thenredis.call('DEL',d)endendif c==0 then
  return 'all finished'else
  return 'end'end

在本地的测试redis环境中,通过执行以下命令mock了20w的测试数据:

eval "for i = 1, 200000 do redis.call('SET','authToken_' .. i,i) end" 0

然后执行script load命令上传lua脚本得到SHA值,然后执行evalsha去执行得到的SHA值来运行。具体过程如下:

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发现游标虽然没有到达末尾,但是key的列表却是空的。

这个结果让我懵逼了一段时间。我仔细检查了lua脚本,没有问题啊。难道是redis的scan命令有bug?难道我理解的有问题?

我再去翻看redis的命令文档对count选项的解释:

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count选项后面跟的数字并不是意味着每次返回的元素数量,而是scan命令每次遍历字典槽的数量

我scan执行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从游标0的位置开始遍历,而并不是每一个字典槽里都存放着我所需要筛选的数据,这就造成了我最后的一个现象:虽然我count后面跟的是10000,但是实际redis从开头往下遍历了10000个字典槽后,发现没有数据槽存放着我所需要的数据。所以我最后的dbsize数量永远停留在了124204个。

所以在使用scan命令的时候,如果需要迭代的遍历,需要每次调用都需要使用上一次这个调用返回的游标作为该次调用的游标参数,以此来延续之前的迭代过程。

至此,心中的疑惑就此解开,改了一版lua:

local c = tonumber(ARGV[1])local resp = redis.call('SCAN',c,'MATCH','authToken*','COUNT',10000)
c = tonumber(resp[1])local dataList = resp[2]for i=1,#dataList dolocal d = dataList[i]local ttl = redis.call('TTL',d)if ttl == -1 thenredis.call('DEL',d)endendreturn c

在本地上传后执行:

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可以看到,scan命令没法完全保证每次筛选的数量完全等同于给定的count,但是整个迭代却很好的延续下去了。最后也得到了游标返回0,也就是到了末尾。至此,测试数据20w被全部删完。

这段lua只要在套上shell进行循环就可以直接在生产上跑了。经过估算大概在12分钟左右能删除掉500w的数据。

到此,关于“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


当前文章:如何使用Redis中scan命令
URL标题:http://pwwzsj.com/article/jdpc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