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q函数,qPython+

Python聚合函数使用

#encoding=utf-8

我们提供的服务有:成都网站设计、成都做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发、网站优化、网站认证、内乡ssl等。为上千家企事业单位解决了网站和推广的问题。提供周到的售前咨询和贴心的售后服务,是有科学管理、有技术的内乡网站制作公司

def getRows():

names = ["A", "B"]

rows = [

[1, 'm'],

[2, 'm'],

[3, 'q'],

[3, 'q'],

[2, 'q'],

[1, 's'],

[4, 's'],

[2, 's'],

[1, 's'],

[3, 'm']

]

rs = []

for row in rows:

rs.append(dict(zip(names, row)))

return rs

def count():

rs = getRows()

# 取所有B=m的行

rs = [r for r in rs if r["B"] == 'm']

rs = sorted(rs, key=lambda r: r["B"])

# 计算数量

result = {}

for r in rs:

if r["A"] in result:

result[r["A"]] += 1

else:

result[r["A"]] = 1

return result

print count()

简单谈谈Python中函数的可变参数

简单谈谈Python中函数的可变参数

在Python中定义函数,可以用必选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这4种参数都可以一起使用,或者只用其中某些,但是请注意,参数定义的顺序必须是:必选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可变参数( * )

可变参数,顾名思义,它的参数是可变的,比如列表、字典等。如果我们需要函数处理可变数量参数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可变参数。

我们在查看很多Python源码时,经常会看到 某函数(*参数1, **参数2)这样的函数定义,这个*参数和**参数就是可变参数,一时会让人有点费解。其实只要把函数可变参数的定义搞清楚了,就不难理解了。

当我们不知道需要用几个参数来定义函数的时候,可变参数就可以大展手脚了。

在Python里,带 * 的参数就是用来接受可变数量参数的。

如果一个函数定义如下:

def functionTest(*args):

....

....

....

调用时我们可以的这样调用:

functionTest(1)

或者

functionTest(1,2)

或者

functionTest(1,2,3)

后面可以传入多个参数。

看段实例代码,观察下*是怎么具体应用的吧:

def get_sum(*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n

return sum

#在这里写下你的代码来调用get_sum来求5个数字的和,并输出这个结果

print (get_sum(1,2,3,4,5))

结果会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起来看下,以就是关于Python中函数可变参数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学习或使用python能有所帮助

python一个函数qh2(x,y,z),表示从x加到y,每次增加z怎么处理?

包括y的话:

def qh2(x, y, z):

result = 0

for i in range(x, y+1, z):

result += i

return result

python常用函数

1、complex()

返回一个形如 a+bj 的复数,传入参数分为三种情况:

参数为空时,返回0j;参数为字符串时,将字符串表达式解释为复数形式并返回;参数为两个整数(a,b)时,返回 a+bj;参数只有一个整数 a 时,虚部 b 默认为0,函数返回 a+0j。

2、dir()

不提供参数时,返回当前本地范围内的名称列表;提供一个参数时,返回该对象包含的全部属性。

3、divmod(a,b)

a -- 代表被除数,整数或浮点数;b -- 代表除数,整数或浮点数;根据 除法运算 计算 a,b 之间的商和余数,函数返回一个元组(p,q) ,p 代表商 a//b ,q 代表余数 a%b。

4、enumerate(iterable,start=0)

iterable -- 一个可迭代对象,列表、元组序列等;start -- 计数索引值,默认初始为0‘该函数返回枚举对象是个迭代器,利用 next() 方法依次返回元素值,每个元素以元组形式存在,包含一个计数元素(起始为 start )和 iterable 中对应的元素值。

Python中冷门但非常好用的内置函数

Python中有许多内置函数,不像print、len那么广为人知,但它们的功能却异常强大,用好了可以大大提高代码效率,同时提升代码的简洁度,增强可阅读性

Counter

collections在python官方文档中的解释是High-performance container datatypes,直接的中文翻译解释高性能容量数据类型。这个模块实现了特定目标的容器,以提供Python标准内建容器 dict , list , set , 和 tuple 的替代选择。在python3.10.1中它总共包含以下几种数据类型:

容器名简介

namedtuple() 创建命名元组子类的工厂函数

deque 类似列表(list)的容器,实现了在两端快速添加(append)和弹出(pop)

ChainMap 类似字典(dict)的容器类,将多个映射集合到一个视图里面

Counter 字典的子类,提供了可哈希对象的计数功能

OrderedDict 字典的子类,保存了他们被添加的顺序

defaultdict 字典的子类,提供了一个工厂函数,为字典查询提供一个默认值

UserDict 封装了字典对象,简化了字典子类化

UserList 封装了列表对象,简化了列表子类化

UserString 封装了字符串对象,简化了字符串子类化

其中Counter中文意思是计数器,也就是我们常用于统计的一种数据类型,在使用Counter之后可以让我们的代码更加简单易读。Counter类继承dict类,所以它能使用dict类里面的方法

举例

#统计词频

fruits = ['apple', 'peach', 'apple', 'lemon', 'peach', 'peach']

result = {}

for fruit in fruits:

if not result.get(fruit):

result[fruit] = 1

else:

result[fruit] += 1

print(result)

#{'apple': 2, 'peach': 3, 'lemon': 1}下面我们看用Counter怎么实现: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fruits = ['apple', 'peach', 'apple', 'lemon', 'peach', 'peach']

c = Counter(fruits)

print(dict(c))

#{'apple': 2, 'peach': 3, 'lemon': 1}显然代码更加简单了,也更容易阅读和维护了。

elements()

返回一个迭代器,其中每个元素将重复出现计数值所指定次。元素会按首次出现的顺序返回。如果一个元素的计数值小于1,elements()将会忽略它。

c = Counter(a=4, b=2, c=0, d=-2)

sorted(c.elements())

['a', 'a', 'a', 'a', 'b', 'b']most_common([n])

返回一个列表,其中包含n个最常见的元素及出现次数,按常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如果n被省略或为None,most_common()将返回计数器中的所有元素。计数值相等的元素按首次出现的顺序排序:

Counter('abracadabra').most_common(3)

[('a', 5), ('b', 2), ('r', 2)]这两个方法是Counter中最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可以参考 python3.10.1官方文档

实战

Leetcode 1002.查找共用字符

给你一个字符串数组words,请你找出所有在words的每个字符串中都出现的共用字符(包括重复字符),并以数组形式返回。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

输入:words = ["bella", "label", "roller"]

输出:["e", "l", "l"]

输入:words = ["cool", "lock", "cook"]

输出:["c", "o"]看到统计字符,典型的可以用Counter完美解决。这道题是找出字符串列表里面每个元素都包含的字符,首先可以用Counter计算出每个元素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依次取交集最后得出所有元素共同存在的字符,然后利用elements输出共用字符出现的次数

class Solution:

def commonChars(self, words: List[str]) - List[str]: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ans = Counter(words[0])

for i in words[1:]:

ans = Counter(i)

return list(ans.elements())提交一下,发现83个测试用例耗时48ms,速度还是不错的

sorted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排序操作,比如将列表、字典、元组里面的元素正/倒排序。这时候就需要用到sorted(),它可以对任何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并返回列表

对列表升序操作:

a = sorted([2, 4, 3, 7, 1, 9])

print(a)

# 输出:[1, 2, 3, 4, 7, 9]对元组倒序操作:

sorted((4,1,9,6),reverse=True)

print(a)

# 输出:[9, 6, 4, 1]使用参数:key,根据自定义规则,按字符串长度来排序:

fruits = ['apple', 'watermelon', 'pear', 'banana']

a = sorted(fruits, key = lambda x : len(x))

print(a)

# 输出:['pear', 'apple', 'banana', 'watermelon']all

all() 函数用于判断给定的可迭代参数iterable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 TRUE,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元素除了是 0、空、None、False外都算True。注意:空元组、空列表返回值为True。

all(['a', 'b', 'c', 'd']) # 列表list,元素都不为空或0

True

all(['a', 'b', '', 'd']) # 列表list,存在一个为空的元素

False

all([0, 1,2, 3]) # 列表list,存在一个为0的元素

False

all(('a', 'b', 'c', 'd')) # 元组tuple,元素都不为空或0

True

all(('a', 'b', '', 'd')) # 元组tuple,存在一个为空的元素

False

all((0, 1, 2, 3)) # 元组tuple,存在一个为0的元素

False

all([]) # 空列表

True

all(()) # 空元组

Trueany函数正好和all函数相反:判断一个tuple或者list是否全为空,0,False。如果全为空,0,False,则返回False;如果不全为空,则返回True。

F-strings

在python3.6.2版本中,PEP 498提出一种新型字符串格式化机制,被称为 “字符串插值” 或者更常见的一种称呼是F-strings,F-strings提供了一种明确且方便的方式将python表达式嵌入到字符串中来进行格式化:

s1='Hello'

s2='World'

print(f'{s1} {s2}!')

# Hello World!在F-strings中我们也可以执行函数:

def power(x):

return x*x

x=4

print(f'{x} * {x} = {power(x)}')

# 4 * 4 = 16而且F-strings的运行速度很快,比传统的%-string和str.format()这两种格式化方法都快得多,书写起来也更加简单。

本文主要讲解了python几种冷门但好用的函数,更多内容以后会陆陆续续更新~

Python中range()函数的用法

此刻的心情:

2018年五一后入职新公司做项目实施,一直忙碌着公司的项目;国庆后更是被调到东莞支援项目,工作时间真的成了996了,唯一休息的一天也懒的出去。看看电影、洗洗衣服、与小棉袄视频下、学习学习Python也还挺有趣,也很充实。

Python中range()函数的用法

1、函数原型:range(start, end, scan):

参数含义:

start:计数从start开始。默认是从0开始。

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 end:技术到end结束,但不包括end.

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 scan:每次跳跃的间距,默认为1。

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

2、python中的range()函数的功能很强大,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就好像其API中所描述的:

If you do need to iterate over a sequence of numbers, the built-in function range() comes in handy. It generates arithmetic progressions

--有道翻译的结果:如果确实需要迭代一组数字,那么内置函数range()就派上用场了。它生成算术级数。

3、实例调用 

#r如果你需要遍历一个数字序列,可以使用内置函数range()

#1、下面遍历一个列表

the_count=[1,2,3,4,5,6]

for number in the_count:

print("this is count %d" % number)

print("--------------------")

#2、遍历一个混合列表

list=[1,2,3,4,"zll",5,6,"hello",7,8.9]

for i in range(len(list)):

print (list[i],end="、")

print("\n--------------------")

#3、用range()函数生成一个列表

for i in range(5):

print(i,end="、")

print("\n--------------------")

#4、range(10),其中参数10代表:从0到10的一个序列,当然不包含10

print("range(10)表示:" ,range(10))

listA=[i for i in range(10)] print(listA)

print("--------------------")

#5、我们也可以自定义起始点和结束点 #我们定义了一个从5开始的起始点,到100结束的结束点

print("range(5,100)表示",range(5,100))

listB=[i for i in range(5,100)]

print(listB) print("--------------------")

#6、定义了这些后,我们还可以定义步长 #我们定义一个从1开始到30结束,步长为3的列表

print('range(1,30,3)表示:',range(1,30,3))

listC = [i for i in range(1,30,3)]

print(listC)

4、自己运行试试结果哦...


网站名称:python中q函数,qPython+
转载来于:http://pwwzsj.com/article/phcs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