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奇点、机器人觉醒:国产科幻剧的升级之路

中国本土科幻,路还很长。

成都创新互联公司-专业网站定制、快速模板网站建设、高性价比开鲁网站开发、企业建站全套包干低至880元,成熟完善的模板库,直接使用。一站式开鲁网站制作公司更省心,省钱,快速模板网站建设找我们,业务覆盖开鲁地区。费用合理售后完善,10余年实体公司更值得信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娱”(ID:yiqiduyu),作者:零壹,36氪经授权发布。

同样是科幻题材,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究竟会有哪些不同?国人对未来的看法是否与既有的赛博朋克、基于欧美社会的科幻定律有所不同?

从《大都会》到《银翼杀手》《银翼杀手2048》,《机器管家》到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上世纪70年代的《西部世界》电影到近年HbO推出的《西部世界》美剧,90年代日本的《攻壳机动队》……AI机器人一向是科幻影视作品的重要主题。

众多珠玉在前,大众早已习惯于欧美、日本的机器人科幻影视作品,我们很少能在一部国产剧中看到这些机器人科幻要素。本土+机器人,说起来大家恐怕还要想到郭达蔡明1996年的《机器人趣话》小品,而国内相关电影、电视剧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近年仅有的几部作品还多是《我的机器人男友》《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机械画皮》这样豆瓣3、4分上下的口碑尴尬之作。

从这一点来说,国产剧《你好,安怡》是颇为大胆、成果不错的一次尝试。 该剧翻拍自英剧《真实的人类》,华策克顿集团微幕行天工作室出品,由李宏宇执导,马天宇、戚薇领衔主演。 讲述203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芯机人”服务人类的时代下,情感意识觉醒的部分“芯机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故事。

除了《流浪地球》独自扛起大旗外,当下国内影视创作在科幻领域表现极为弱势。 国外的机器人科幻影视创作中不仅有同时代领先的特效水平,也有较深的思考深度,国产科幻剧能否迎头赶上? 存在哪些行业性的困难和机会?

01 “ 本土化 ” 是翻拍科幻剧的大难题 

近未来,高度拟人的机器人管家、AI技术奇点、机器人意识觉醒……《你好,安怡》的“新鲜度”在当下的国产剧中是独一档的。

当然这主要归功于原作《真实的人类》,这个故事最早来自2012年瑞典拍摄的科幻剧系列,2015年则由曾出品《广告狂人》《绝命毒师》的美国AMC与英国电视4台共同打造,英美和瑞典两版剧第一季剧情接近:一个孤僻科学家在妻子跳湖、儿子脑死亡的情况下把儿子改造成了半机械人,同时造出了五个拥有感情的机器人成为儿子的“兄弟姐妹”。科学家死后几个异类流亡于人类社会中,剧情充满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心理冲击与道德拷问。

作为一部翻拍剧,原作《真实的人类》并非是那种特效横飞的大片式作品,而是更多扎根于人物和思辨表达。 所以《你好,安怡》要面临的大困难不是创意,而是本土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读娱君归纳为三个要点: 受众选择、违和感处理、剧情尺度处理。

整部剧的定调到底是该偏向科幻硬核还是人物情感?《你好,安怡》的选择是侧重原作关于家庭、爱情那一面的故事,前期剧情集中于安怡所在的一家人在机器人到来后的种种变化,此后又着眼于觉醒的“芯机人”一家的各类纠葛。这看似把科幻拍成了家庭伦理,但其实也是抓住了原作的特色——

《真实的人类》并不存在多么超前的设定和思辨,内核仍在《人工智能》《银翼杀手》等经典的范围之内。其特殊之处在于对机器人“家庭成员”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类与机器人产生的情感纠葛上。兄弟姐妹几个重情、坚毅、叛逆……这些性格似乎是由科学家设定的程序,但也表现出了同样动人的情感力量。

《你好,安怡》强化了“情感浓度”。例如叶坤饰演的机器人“大哥”的故事改编较多,他很早就离开了科学家“父亲”打造的世外桃源,成功伪装成了一个人类并且公司身居要位,变成了一个“成功人士”。面对找上门的弟弟,他的情绪变化很有层次;此外曲思家和程峰的爱情故事、乔远一家在安怡到来后的矛盾爆发都是浓墨重彩的。不仅如此,故事还加入了许多幽默温馨的小桥段,让《你好,安怡》整体相较原作更大众化。

违和感又是一个难题。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欧美或中国有大量细节差异,从道具场景到人物性格都不应该照搬。读娱君认为《你好,安怡》在复原和改编的选择上做得还不错——例如,开场女主角在一群机器人中望向天空中的月亮与原作基本一致,这是原作开头值得还原的惊艳镜头;而在家庭关系上,原作中的经典的英美青年人设(叛逆姐姐+宅男弟弟)显然不太适合,因此《你好,安怡》对乔悠乔远姐弟的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改动。

尺度上来说,原作瑞典版大尺度镜头较多,英美版相对大众级一些,《你好,安怡》显然更“温和”不少。这一方面表现在一些场景上的差异,如第一集机器人的衣着等,一方面还影响了人物故事和性格设计。原作中的机器人Niska身处一家机器人妓院,还杀死了一个老嫖客;《你好,安怡》只能把对应人物曲思佳重新设计,既保留了她独立、叛逆、飒爽的人物亮色,也增添了感情线戏份。

整体来说,读娱君认为《你好,安怡》的翻拍是基本成功的,质量和水准在线,戚薇和马天宇的表现也称得上一定程度的惊喜。但同时,《你好,安怡》的家庭剧、恋爱剧化也削弱了《真实的人类》对AI科技与人类社会关系思考的深度,此外该剧也有国产剧一贯的“说话慢”特点,看过原剧的观众可能会不太习惯。

比较难得的是相较于其他国产科幻题材剧,《你好,安怡》的口碑目前算得上不错。虽然比起原作《真实的人类》有不足,但这次国产翻拍并没有对科幻题材蜻蜓点水,而是继承了原作的许多硬核科幻要素,同时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本土化,剧情节奏和演员表演也基本在线。《你好,安怡》的豆瓣评分开分达到8分以上,虽然热度不算高,但从题材创新角度称得上一个不错的开始。

《你好,安怡》出品方华策克顿是公认的爆款剧大户,《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蜜汁炖鱿鱼》《有翡》均是华策克顿出品,相较之下2018年就已杀青的《你好,安怡》并不算一个特别成功的项目,历经两年,恐怕审核上并不算顺利。 但在读娱君看来,敢于在2018年拍摄这样一部先锋式的科幻题材作品,也体现了公司对影视市场的前瞻眼光,当下的高口碑也是制作能力的体现。

02 从科技恐慌到意识解构, AI 题材的大命题 

在读娱君看来,国外多年以来拍摄的大量的AI机器人影视作品,往往着眼于以下命题:

其一是以AI奇点到来以及机器人三定律被打破为背景的AI科技恐慌,以及恐怖谷效应下的机器人惊悚要素;

最早提出AI奇点是美国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未来学家”库兹韦尔则进一步在书中阐释:在2045年将出现“奇点”时刻,人类文明走到终点,生物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奇点人”的新物种。例如在《黑客帝国》的背景故事中,高度发达的机器人文明最终打败了人类,将未来人类思维困在“矩阵”中,肉体则当成电池蓄养;《终结者》中的未来同样被AI机器人统治,人类掀起零星的反抗;《异形》和《普罗米修斯》系列中生化人的叛变等。

“机器人三定律”则是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作品中提出: 第一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是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除非与第一定律冲突; 第三是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机器人三定律”不仅是阿西莫夫大量科幻作品中的要素基石,也是后世影视改编的重要参考。

一般而言,影视文学作品中把“奇点”到来视为机器人反攻、人类被AI取代的时刻;三定律相关故事基本以定律失效结尾,如《我,机器人》中试图毁灭人类的超级AI。

其二是对比AI和人类以讨论情感、意识的本质,以及高度拟人化机器人时代下的人类社会伦理问题。

机器人屈从于程序,人类则一直自诩有“自由意识”,真实情感被认为是专属于人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灵魂,也是区分人与机器人的重要方式。但人们又逐渐在思考一个问题:情感、自由意志究竟是真的不可复制,还是仅仅是被基因和模因控制下的必然?所谓灵魂是否也只是人类的“程序”?在《自私的基因》《机器人叛乱》等书籍中对此进行了大众化的表达。

在影视领域这几乎是AI机器人题材必备的要素。用以判断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图灵测试”被运用到《银翼杀手》《机械姬》等科幻电影之中,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瓦力》中机器人的“人性”表现也感动了无数观众。更富哲学思辨色彩的《攻壳机动队》讨论“灵与肉”的关系,《西部世界》更是将有关AI的种种理论和思考展现得近乎淋漓尽致,《你好,安怡》和原作《真实的人类》的故事同样在这些命题之中。

03 中国本土科幻,路还很长 

说了这么多,读娱君想表达的很简单——AI机器人已经是一个在国际影视业中经过大量创作的成熟科幻题材,有大量的科学、哲学、文学的基础在前,大量影视作品几乎把所有相关概念拍了个遍。但中国影视作品却很少有相关的深度表达,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可能性是,之所以国内在AI机器人题材乃至科幻领域空白,就在于国外影视作品起跑领先太多,起点太高。这导致国内科幻题材的受众大都以英美剧、好莱坞的水准要求科幻题材,而国内的影视工业化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对影视从业者来说,这短期造成了矛盾——即使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在与好莱坞大片直接竞争对比下视觉特效最多只是齐平,并不会成为一鸣惊人的“卖点”。

就像2021春节档票房失利的几部电影都主打特效,领跑的却是主打情感共鸣的喜剧《你好,李焕英》。此前《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要归功于这个故事本身的“国民性”让中国观众找到了科幻题材下的归属感,这是有别于欧美文艺作品价值观的一种全新体验。因此对于科幻题材,影视从业者们要思考的或许是——同样是科幻题材,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究竟会有哪些不同?国人对未来的看法是否与既有的赛博朋克、基于欧美社会的科幻定律有所不同?

就像外国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带着地球去流浪”而非“逃离地球”一样,国产科幻的终点也不应该是站在国外科幻作品肩膀上进行简单移植,而是需要更多考虑到深度的“本土化”。 这一点来说,《你好,安怡》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中国科幻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网站名称:AI、奇点、机器人觉醒:国产科幻剧的升级之路
文章链接:http://pwwzsj.com/article/scdj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