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鸿沟到底该如何跨越

互联网IDC圈3月2日报道:最近的热门话题以及关键词是物联网。不仅是IT技术,流通、制造、农业、能源等非IT领域也或多或少地想分一杯羹。韩国政府提出《物联网基本计划案》,到2020年将韩国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扩大到30兆韩元,并为三万人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今年分别在美国和德国举办的国际家电博览会CES、IFA上,就出现了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汽车、智能手表等新主角,大有代替智能手机喧宾夺主的趋势。物联网对整个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显示出其作为未来发展大趋势的潜能。不过不得不提到,自1999年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之后,还未出现名至实归的成果。

创新互联建站专注于企业全网整合营销推广、网站重做改版、金平网站定制设计、自适应品牌网站建设、H5网站设计商城建设、集团公司官网建设、成都外贸网站建设公司、高端网站制作、响应式网页设计等建站业务,价格优惠性价比高,为金平等各大城市提供网站开发制作服务。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警告说,物联网即将重蹈互联网曾经经历过的泡沫阶段(bubble phase)。IBM分管物联网部门的副社长Paul Brodie也提出“IoT市场处于典型的泡沫阶段,设备上存贮的大部分数据都是毫无用处”的言论。现在就谈论泡沫与否还为时尚早,但从上述两种概念中可以借鉴较为均衡的观点。对新技术过分地抱有幻想会是个问题,但对新形势无法适应也将是一个痛苦的教训。

全球知名咨询企业Gartner每年都会发表用户对某种技术的关注度统计结果[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将每个技术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该技术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并进入创新触发(Innovation Trigger)阶段;随后将进入期待值爆棚的膨胀期望峰值 (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阶段;随着对新技术的失望大于期待,就进入到幻灭期(Th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大量的泡沫消失,各界的关注也随即降温。通过不断升级存活下来的技术,再次掀起启蒙阶段(Slope of Enlighten-ment),并最终到达成长阶段(Plateau of Productivity),成为市场的主流。

一个新技术从面世到成功市场化并成功,需要的时间超乎想象。就像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已经可以在马路上行驶,但离真正商用并搭载乘客还需要很长路要走。如果把握不好进入市场的时机,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物联网在2013年进入泡沫期后,在去年和今年处于它的发展顶点;可以预见,它也将进入漫长而黑暗的幻灭期,并最终到达泡沫崩溃的那一天。《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一书的作者杰佛瑞·摩尔提出,创新产品如果要成功,就必须要克服断链子。一个新技术受到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的热捧,逐渐扩散到大众市场并形成主流,就必须跨越鸿沟(Chasm,指岩石或者冰块上的深沟)。数不清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都在跨越鸿沟的时候消失殆尽。物联网是否能安全跨过这个死亡鸿沟,值得期待。

最近华尔街日报针对物联网相关智能设备的无序发展进行了抨击。它们写道,“如果想知道一个产品或者创业企业的水分有多大,只要确认它们的宣传资料中是否有‘世界第一个智能XX’这样的描述就可以。世界首个智能袜子、智能牙刷、水杯、刀叉、煎锅、放屁传感器等等,喜剧节目都拿智能硬件作为讽刺的素材”。言辞虽然有些过于偏激,但确实需要冷静思考,物联网的火热是否已经超出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过度依赖于技术主导和供给为主的发展方式,将像过去曾经昙花一现的新技术那样,不可避免重蹈覆辙。甚至还有一些声音,认为物联网其实名不副实,只不过是把过时的IT技术,比如泛在技术、物物通信,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被视为继承互联网、智能手机,引导第三次IT革命主流的物联网,时至今日消费者的反应还是冷静的异常。大多数人虽然感觉很新奇,但都没有觉得一定要有这个的必要性。一般的LED灯泡只需要30~40元,但用手机控制开关的智能灯泡却需要支付10倍以上的价格,你是否会坦然接受并购买?假设有一款智能冰箱,可以根据冰箱内的存货量,自动帮你预定鸡蛋和牛奶,你是否会把家里还可以用十年的老冰箱扔掉,换成新的智能冰箱?据美国咨询企业Endeavor Partners发布的可穿戴报告书显示,消费者佩戴Fitbit、Jawbone等时下流行的智能手环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使用六个月之后,有30%的用户不再佩戴使用;使用一年以上的比例不到50%。只提供脉搏以及运动量等简单信息的功能,让用户感觉不到一定要佩戴的必要性。不会有人因为忘了带智能手环,上班路上再回家取手环。智能手环这个新兴市场其实已经出师未捷,市场尚未成型,便已成为了红海(Red Ocean)。被成为“大陆的失误”的小米公司,其推出的米环(Mi Band)可以提供睡眠和活动量信息,但价格不到一百元。如何做到如此便宜、这种功能的产品,让人匪夷所思。现在很多IT企业都将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事业重点,但至今为止还看不到具体的事业案例。

物联网如何越过鸿沟,成为大众所接受和吹捧的新的生活方式,很难一言以蔽之。首要需要解决的应该是兼容性标准(Standard)、安全(Security)技术以及用户可以获得的增值(Value)服务。下一期将继续讨论上述内容。


新闻名称:物联网的鸿沟到底该如何跨越
网页网址:http://pwwzsj.com/article/sdoo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