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信息的劣势

之前,阿缪老师在微博上说,某位名人话太多了,有点想取消关注。

周末,又听我男人抱怨,奇艺完全是在刷屏,对奇艺长久以来的良好印象一下就没了。

微博井喷式发展,人人都想搭上顺风车。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商家勤劳地发着团购和优惠信息,劲爆新闻几乎天天都有。许多人稍有空闲就会上去看看,更多的人,因为上微博把完整的时间分割得七零八落。

互联网是个奇妙的东西,你一边越来越依赖它,一边心生厌倦。微博也是。

说说不喜欢的地方。

1. 琐碎的生活秀场,有价值的信息少

传播的欲望、被关注的欲望、偷窥的欲望、宣泄的欲望,大众心理在微博这个秀场中表现得淋漓尽。

近乎为零的发布成本,使大量用户常常发布一些毫无价值和实质的琐碎信息,比如“今天我早起了呀”,“今天我吃了水煮鱼”,生活化的直播除了信息过载以外,什么都没留下。

虽然我自己也沉迷在“小广播带来的自恋的快感”中,但老实说,除了关系亲密的人,对大众的包括对明星的私密生活的窥探,兴趣真不大。

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会加大新浪微博的维护成本,另外,当用户越来越多的接收到无意义的信息,他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该平台就是叙述吃喝拉撒的。信息的价值减少,平台也会面临着危机。

再说,新浪微博初始的营销就是以娱乐明星、媒体人、社会名流为主要目标,现在的排行榜前十中,绝大多数仍是演员,“娱乐化”的氛围,会减弱人们表达对公众事务看法的诉求,从而丧失了宝贵的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

2. 不恰当的信息发布频率

之前玩人人,一打开,新鲜事全部是某女同学的照片。认识挺久的,关系尚可,可实在忍受不了看不出任何区别的大头自拍,一张张地发,还每天发。某天在豆瓣看到死党忍不住也为此咆哮了。

我承认,她是我离开人人的原因之一。

另一点,我开始意识到,“同学”“认识的人”是非常薄弱的关系,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行业,无交集也无交谈的欲望。想联系的,会短信电话QQ,其他的,你分享转帖发照片,我偶尔看一眼,看过也就罢了……人和人之间是有缘分的,曾经我们走近,现在走开了,你别把我往回拽啊!

个人还是推崇根据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比如豆瓣,这种建立在虚拟关系上的联系,往往比实体的更加牢固。

回到开头说的某名人和奇艺微博,像个“话痨”一样一直讲啊讲,一打开像是在刷屏。

不知道传播学中有没有信息发布频率这样的概念,是否需要将频率保持在某个范围区间内,不被遗忘也不令人生厌。感觉应该是有讲究的,权且先留个疑问,弄明白了再来补充。

3. 虚假信息泛滥

微博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传播速度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同时因为低门槛,发布的信息不够专业,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甚至为求关注发布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

昨天在《佛祖在一号线》这本书中看到“波将金村”的典故。“那是18世纪的俄罗斯曾有过的一个经典的虚假世界,其建造者是著名的波将金公爵。这位公爵不仅是战功卓著的陆军元帅,而且是俄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聪颖过人,七窍玲珑。有一年女皇沿第聂伯河巡视,为了邀功,波将金干了一件颇有创意的事情:下令把自己治下的南方贫困肮脏的村子,装扮成一片繁荣的模范村庄,被外国人后来将各种弄虚作假的样板工程称为“波将金村”。”

创新互联公司主营田东网站建设的网络公司,主营网站建设方案,成都app软件开发公司,田东h5微信平台小程序开发搭建,田东网站营销推广欢迎田东等地区企业咨询


分享文章:微博信息的劣势
URL分享:http://pwwzsj.com/article/sisopd.html